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By Apoidea Editor2023-06-05 09:00

【糖尿心】糖尿病引致心臟病增死亡風險 新藥助減威脅

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不穩定的血糖水平持續損害血管健康,引起身體其他器官病變;醫學界尤其關注俗稱「糖尿心」的心血管併發症,包括冠心病、心臟衰竭等高危病症,增加患者急性發作而入院甚至死亡風險。

【糖尿病症狀】糖尿病患者易併發心臟病 須注意氣促、頭暈、腳腫

糖尿病與心臟病有如「孖兄弟」,若未有妥善控制糖尿病,就容易併發心臟病,其中心臟衰竭就是常見的心臟病之一,患者需要提高警覺。

【法國研究】螞蟻能分辨尿液氣味 嗅出是否罹患癌症

By Kara Ng2023-01-28 05:00

狗的嗅覺向來十分靈敏,能幫助人類分辨多種氣味,但原來螞蟻也十分厲害!據法國一項研究發現,螞蟻能透過嗅覺探測尿液中的癌症氣味。

【另類疫苗】蜜蜂也要打疫苗? 美國核准全球首支蜜蜂疫苗

By Kara Ng2023-01-10 10:00

近年除了人類受到全球疫情大流行影響外,原來蜜蜂界也面對類似危機!傳染力極高的「美洲幼蟲病」 (American foulbrood, AFB) 在全球蔓延,加上氣候變遷、棲息地破壞、殺蟲劑等來擊影響下,蜜蜂數量將愈來愈少。

【澳洲研究】單身男有更濃烈體味 女性可嗅出男性有沒有伴侶

By Kara Ng2023-01-09 05:19

單憑氣味尋找另一半可靠嗎?事實上,人體氣味中儲存著豐富的生物學信息,當中包括健康狀態、飲食習慣等。

【加國研究】人生走馬燈或真的存在 科學證死前30秒腦內神經振盪

By Kara Ng2023-01-06 11:22

「人生走馬燈」是形容人們死前回顧自己一生所發生的事,往事會以走馬燈形式呈現出來。

【美國研究】實測馬桶沖水不關蓋 微水滴直噴1.5米高

By Kara Ng2022-12-13 11:00

上廁所後第一件事當然是沖水,但不少人忽略了蓋廁板這個步驟,更可能因此造成潛在疾病傳播風險!據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在我們沖廁的一瞬間,會有大量肉眼看不見的微小水滴顆粒以高速直噴1.5米高,當中的霧化顆粒或會傳播病原體。

【本地研發】理大研「納米多環離焦」鏡片 中學生配戴1年後近視無加深

By Cynthia Wong2022-12-08 07:27

「近視」是兒童最常見的眼疾之一,尤其發育中的青少年,近視加深 (即眼球拉長) 的速度更快。

【英國研究】惡菌潛藏自助付款機 研究驗出常見於糞便細菌

By Cynthia Wong2022-12-06 06:30

「雙手睇落乾淨,其實暗藏邋遢」!我們每日從踏出家門開始,雙手便難免會接觸到不同物件,致病細菌便容易有機可乘。

【瑞士研究】脊髓「後備神經」 助9位癱瘓患者重拾行動能力

By Kara Ng2022-11-11 10:16

身體癱瘓在醫學上是難以治癒,半身不遂的患者鮮有再次走路的新機。

【牛津研究】「金魚記憶」原來不只7秒 金魚記憶佳兼掌握距離感

By Cynthia Wong2022-11-02 09:13

金魚向來給人只有3秒記憶的印象,一些記憶力差的人更會被笑是「金魚記憶」。

【癌症希望】科學家發現蜜蜂毒液 抑制乳癌細胞生長及對正常細胞影響少

By Kara Ng2022-10-20 11:30

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患上的癌症,而癌症治療大多因為透過擊死癌細胞,連同正常細胞都會消滅,因而對身體帶來不少傷害,例如脫髮等副作用。

【意外懷孕】少女產前出血當經期不準 照顧自己要認識女性主導避孕

By Health Concept Editorial2022-09-28 10:00

平凡醫生成長日常 在我實習的產科病房,產房病人一般在經過助產士初步評估後,就是由實習醫生(houseman)負責入院的檢查和文件工作。

【澳洲研究】長者每日飲逾1公升啤酒 失智症風險降三分一

By Cynthia Wong2022-09-27 09:00

澳洲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長者每天喝兩品脫 (pint) 啤酒,即約1.14公升啤酒,有助於將患失智症風險降低三分之一以上。

【糞便銀行】新加坡建立糞便銀行 儲存健康大便作日後治療

By Kara Ng2022-07-14 03:39

臍帶血庫、精子銀行等生物儲存庫為人熟悉,但大家有沒有聽過「糞便銀行」?原來健康的糞便具有重要醫療價值,可幫助治療不少腸胃疾病。

【人類進化】澳洲研究:未來人類不再生智慧齒 250年來最快的進化!

By Louis Yip2022-04-27 10:10

提到「智慧齒」不少人也認為是煩惱根源,原因是智慧齒位於口腔最深處,但現代人顎骨較小,智慧齒容易出現打橫生長或阻生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