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新冠確診者6周內做手術 死亡風險增逾1.5倍

醫學通識
新冠確診者6周內做手術 死亡風險增逾1.5倍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近日香港中文大學參與的一項全球大型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確診後不久便進行外科手術,或增死亡風險。研究指,確診者於染疫後6周內接受外科手術,死亡風險較一般病人高出1.5倍以上,建議將手術延至病人確診後第7周或以後才進行。

一項與新冠肺炎有關的研究「COVIDSurg Collaborative」,由中文大學醫學院、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部份醫生,聯同全球逾萬名外科專家組成,並由英國伯明翰大學專家領導。團隊收集來自116個國家及地區、1,674間醫院共140,727個病人數據,覆蓋亞洲、美洲、歐洲、非洲和澳洲。發現病人在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後的6周內,症狀仍未消退時便進行一般外科手術,會增加死亡風險。

研究數據指出,病人於確診後4周內做外科手術的術後30天死亡率是4%;確診後5至6周內做手術死亡率是3.6%;確診7周後做手術死亡率降至1.5%,與非確診病人的風險相同。但研究發現,若確診者症狀仍未消退,即使7周後做手術,仍有6%死亡率。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二葉香織指出,半數新冠肺炎的病人在術後會出現肺部併發症,國際指引建議確診者將手術延期於確診後7周才進行,但同時需要平衡病人的健康狀況及接受手術的迫切性。

研究結果最近已於國際學術期刊《Anaesthesia》發表。

資料來源:《Anaesthesia》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 


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