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今日(23日)公布一項研究,發現13種生物標誌物,可大大提高醫生識別糖尿病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組的準確性。
香港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在過去十年間已超越日本人,成為全球最長壽族群。
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翡指出,新型全自動廢物分類系統能自行作出分選,對比人手分類更為省時;同時可大幅增加分揀類別,減少資源浪費,減輕堆填區負擔。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接種新冠mRNA疫苗(復必泰)和滅活疫苗(科興疫苗「克爾來福」)對病毒變異株Omicron均可引發有效的免疫T細胞反應。
新冠肺炎康復者即使在痊癒後,仍可能面對一些不適症狀,國際上稱之為「長期綜合後遺症」,又稱「長新冠」(Long COVID)。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近日香港中文大學參與的一項全球大型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確診後不久便進行外科手術,或增死亡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團隊自2018年起為近3500名40歲至75歲、未有癌症症狀的市民進行大腸癌、乳癌及前列腺癌篩查,當中近9成參加者為超重或中央肥胖,其中獲轉介做大腸鏡檢查的347份報告中,有200多人有屬於癌前病變的腺瘤或後期腺瘤;另發現10人患大腸癌、37名男性患前列腺癌及15名女性患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