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袁國勇團隊破解新冠病毒攻擊肺部機制 加入抗凝藥能減病毒數量約九成

醫學通識
袁國勇團隊破解新冠病毒攻擊肺部機制 加入抗凝藥能減病毒數量約九成

新型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一年,近日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研究團隊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發表研究報告,指團隊成功破解新冠病毒攻擊肺部的宿主機制及決定因素,並發現加入抗凝藥物治療能令病毒數量大減約九成。

袁國勇團隊近日發表研究,指發現細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及唾液酸多寡,會影響新型肺炎病毒與細胞結合,若將「硫酸乙酰肝素」與新冠病毒分隔,能令病毒數量大減約九成,因此加入抗凝藥物「肝素 (Heparin)」移除「硫酸乙酰肝素」,或成為新治療方案。

團隊利用人類肺部皮細胞,及離體人肺組織研究新冠病毒,發現普遍存於不同細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會協助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若從人類肺部及腸道的皮細胞樣本,分隔「硫酸乙酰肝素」及病毒,能大減病毒數量9成6至9成9。

研究人員以「肝素」移除細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同樣能把病毒結合大減7成3,因此未來可研究用分隔「硫酸乙酰肝素」與病毒的方法作治療方案。研究同時發現,細胞表面的唾液酸可阻病毒感染,一旦除去細胞表面的唾液酸,病毒數量便大增8成。

此外,研究也發現由於人肺組織的「TMPRSS2」蛋白酶較腸道低,令新冠病毒更易感染肺部,相反腸道感染則較輕微。有關研究已於1月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刊登。

資料來源:《自然通訊》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 


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