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之科學】發夢並不影響睡眠 為何我們會記得夢境?
大家都試過因一個惡夢而無法睡個好覺的經驗,睡眠不沒有達到休息的效果,反而越睡越累。結果很多人以為發夢就代表睡眠質素差,到底為何我們會發夢?為何我們有時又會記得夢的內容?
我們每晚都會發夢?
首先,睡眠周期分為「淺睡期」及「深層睡眠期」,深層睡眠就是快速動眼期(rapid eye-movement sleep;簡稱REM),一個周期約90分鐘,如果有七至八小時睡眠,一晚會經歷約四次周期。
在睡眠週期中,淺睡期佔半數的時間,而品質好的睡眠,深睡期則應占1/3-1/4的睡眠長度,其他才是快速動眼期。
淺睡期是為了接續的深睡期做準備,在這個階段,體溫、血壓、心跳數會逐漸下降,呼吸變慢,而夢境會在淺眠期就開始出現。其實正常人一般每天晚上必定會做3-5個夢,一次達5-15分鐘,只不過每個夢境結束的5分鐘後,人就會忘記大約50%的夢境內容,一睡醒就會忘記95%。
接著進入深層睡眠,才讓人可以徹底休息。緊接著進入快速動眼期,又稱矛盾型睡眠,因為人體的大腦會開始活動,放電,眼球持續轉動,身體卻是休息狀態。所以此時的呼吸與脈搏速率皆增加且呈不規則狀態,血壓的波動也大。有時我們看到他人睡覺時,眼球一直在動,這是正常的現象,顯示睡眠者正進入快速動眼期。
所以說,不管你有沒有夢境的回憶或是做夢的印象,絕大部份人晚上都會做夢,這是腦部活動正常的表現,而不是睡眠不好的表現。
為何我們會發夢?
夢境是睡眠時身體內外各種刺激或殘留在大腦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影象活動,換句話說,就是大腦莫名其妙地將你腦海中的信息、記憶、日常的思考等無序地連結在一起,有些可能已忘記、有些可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事,在睡眠時被大腦「借用」了,變成了神奇的「夢」,這也就是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雖然科學家對於人類做夢未有明確解釋,但做夢是大腦運作非常重要的機制,有研究就指出,大腦在睡眠過程中無法登錄新的訊息進入長期記憶中,因此要將短期記憶轉換至長期記憶時,就需要清醒過來,因此要記得夢,就得從睡眠過程中清醒過來才可以。
為何我們有時會記得夢境?
其實每個週期的快速動眼期都會因腦部活動而做夢,但最後一個週期的快速動眼期所做的夢,因時間較長,且距離醒來的時間較短,容易讓人留下印象。如果夢到自己被殺、狂跑或是飛起來等動態節情,因為印象深刻,醒來時會有整晚都在做夢的錯覺,且因情節過於激烈,當事者確實會感到很疲累。
此外,2017年法國的一個研究團隊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他們監測了36位志願者的眠狀態,其中有18位受測者的睡眠報告顯示他們可以記得每天的夢境,而另外18位受測者則是幾乎不記得自己的夢境,結果研究發現,「記得夢境者」在夜晚清醒的次數要比「不記得夢境者」者頻繁得多。
研究團隊根據睡眠紀錄統計,「記得夢境者」半夜醒來清醒的時間平均是2分鐘,而「不記得夢境者」半夜醒來平均清醒的時間則是不到1分鐘。
資料來源:Harvard、Front. Hum. Neurosci.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