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室溫解凍易滋生細菌 怎樣解凍食物最安全?

怎樣解凍食物最安全

眾所周知,冷藏可以防止有害微生物滋生,有助延長食物的保質期,對於忙碌的都市人無疑是儲糧的好幫手。不過很多冷藏食物都須經過解凍程序才可烹煮,由於解凍需時,很多人往往貪圖方便,選擇將凍肉長時間置於室溫之中,其實生鮮食物長時間放在室溫環境,很容易會滋生細菌,導致食物中毒。到底怎樣解凍最安全?

長時間放在室溫解凍有什麼風險?

通常和食品中毒相關的細菌會在4.4℃開始增生,直至溫度升到60℃以上,細菌先會漸漸失去活性。而4℃-60℃這個溫度區間就是所謂的「危險溫度帶」,尤其冷藏食物離開冷凍庫,放置於室溫或是溫熱水中等待解凍,就是為細菌準備了極度適合生長的環境。

當食物擺於超過4小時,不但會令細菌大量滋生,而且會產生耐熱的孢子。這些細菌孢子會在55℃以下的溫度環境重新萌發,並在約40℃的環境下滋生,變得難以消滅。

以最危險的肉類為例,通常會出現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或沙門氏菌。一般室溫解凍的3-4個小時當中,肉品本身的細菌慢慢恢復活性,並在這段時間內迅速增生。雖然一般烹煮過程可以消滅細菌,若是配合低溫慢煮,或烹調時間太短,這數以萬計的細菌便順利進入腸道,大肆繁殖甚至產生毒素,引發噁心、嘔吐、腹瀉、下痢、寒顫等中毒症狀。

怎樣解冰最安全?

要解凍得宜並避免細菌滋生,就要謹記這兩大原則:

一、 利用低於有利細菌生長的溫度解凍;

二、用最短時間解凍,減低細菌滋生或產生孢子的風險。

對此,專家建議正確的解凍方式就是將食物預先放在雪櫃的冷藏室解凍,而不是放在室溫的環境。不過放置冷藏室解凍,也不能超過2天。

若想快速解凍,大家可用流動的凍水沖洗或微波爐進行解凍,並立即烹煮。當然一定要徹底煮熟,才能確保安全食用。

而生肉應利用密實袋包好才開始沖洗,防止細菌濺到其他廚具上。特別注意,若果將生肉在凍水浸泡中解凍,會令食物的溫度上升至室溫,增加細菌滋生的機會。

最後處理食物前後和烹調期間都要勤洗手,保持食物和雙手衛生清潔。 

解凍凍肉
解凍凍肉

解過冰就不能再冷凍嗎?

據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FSIS)營養師所說,只要解凍的方式正確,任何食物都可以重新冷凍,如:水果、蔬菜、麵包、蛋糕、加工食品和其他食材。

至於魚類、海鮮等生鮮肉品,若是在冷藏室裡逐漸解凍,只要不超過2天都可以重新冷凍。不過放進微波爐解凍的生鮮肉品,則不能再冷凍。而放在冷藏室解凍的生鮮肉品,同樣可重新冷凍儲藏,離開冷凍庫的時間卻不宜太久,否則肉品還是會腐敗。如果已經聞到腥臭,或變得黏手、出水,就不要再繼續食用。

總結而言,解凍又冷凍的過程也許沒有食安風險,不過始終會影響食物質地與口感,使它們失去原有的風味。

存放到雪櫃前需注意什麼?

有些人購買食材後,習慣未經清洗就塞入雪櫃內,但其中若帶有菌種,更可能直接帶入溫度未能完全達到負18°C以下的冷凍庫,很可能讓細菌繼續繁殖,只是速度較慢一些,進而導致食材受到破壞。

最後,謹記把肉類放在防漏容器或包裝袋,以防止肉類汁液滴在其他食物上,造成交叉污染。

資料來源:食安中心NY Times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 


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