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測試】市面上60款餅乾樣本 僅5款不含丙烯酰胺致癌物
都市人生活壓力緊張,不少人會一邊工作,一邊找零食慰藉,甚至在繁忙的一天中填肚。不過,若然長期進食餅乾、威化餅,就不是健康選擇。
消委會測試了市面上60款預先包裝的餅乾樣本,當中全部樣本均檢出不同程度的污染物或基因致癌物。而且在營養角度中,有33款樣本屬高脂、13款樣本屬高鈉、27款樣本屬高糖。至於其中一種「丙烯酰胺」基因致癌物,只有5款無檢出丙烯酰胺,分別是:
-萊家 Loacker Minis Cremkakao - Crispy Wafers with Coca and Chocolate Cream Filling
-ACE Brand 天然酵母特濃全麥梳打餅
-Huntley & Palmers Sesameal Original
-Nabisco Original Premium Cracker
-YBC Levain Classical Cracker
而有4款一般餅乾和威化餅樣本檢出的丙烯酰胺含量超出歐盟的基準水平,分別是「百邦」、「無印良品」、「Bancheta」及「Hokka」;另有3款克力架餅樣本的丙烯酰胺含量,亦超出歐盟的基準水平,分別是「藍鑽石」、「Dare」及「合成」。
甚麼是丙烯酰胺?
動物實驗顯示,長期大量從膳食攝入丙烯酰胺,會引致生殖及發育問題,而丙烯酰胺亦是屬於基因致癌物。我們應盡量減低從膳食攝入基因致癌物。薯片、餅乾、克力加餅都是風險較高的食物。
當高溫加工食物,就會產生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由食物天然存在的游離氨基酸天冬酰胺(asparagine)及還原糖(reducing sugar)例如果糖及葡萄糖,在超過120°C的高溫而少水的烹調方法,例如在烤焗及油炸情況下,會產生褐化反應而形成。如果配料中天冬酰胺的含量高,在高溫烹調時產生的丙烯酰胺的機會亦大。
丙烯酰胺主要在食物表面形成,因此厚度薄而面積大的食物,如薯片、餅乾等,在高溫處理過程中,表面較容易燒焦,會形成較多丙烯酰胺。
消息來源:消費者委員會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