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後遺症】英國牛津大學研究 新冠患者大腦萎縮主要影響嗅覺及記憶
本港第五波疫情中,不少新冠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病徵不多,以及症狀輕微,大部份人經歷發燒、喉嚨痛、咳嗽等過程。至於在康復後,有否後遺症的出現,又是另一個議題。
英國牛津大學在《自然》期刊發表一項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對患者的腦部有所影響。該項研究對象為785位年齡介乎51歲至81歲的人士,他們在新冠疫情之前,已曾進行過腦部掃描,存有紀錄。在這785人當中,有401人在疫情期間,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研究團隊為這批新冠患者,再次進行腦部掃描,用作與未染疫前的腦部掃描影像兩者作比對。
另外,團隊亦將研究中的新冠患者,與並無染疫的384位研究對隊,進行腦部掃描影像對比。
研究結果發現,在感染過新冠病毒的的研究對象中,他們整體大體出現萎縮的程度較大,腦灰質減少較多,他們的海馬旁迴(Parahippocampal gyrus)灰質厚度縮小1.8%,這是與嗅覺有關係的區域。
負責研究的牛津大學教授杜奧德(Gwenaëlle Douaud)指出,一般人在正常情況下,因為年齡增長,涉及記憶功能的腦部灰質,每年都會減少0.2%至0.3%,這是相若一個老年人正常老化了一年。但當灰質厚度減少了2%,就相若為老化了10年。研究報告指,以上提及的腦部萎縮及腦組織受損的情況,在年紀較大及重症患者之中較明顯,不過,在輕症患者及無症狀人士中都存在這種情況。
由於這項研究的研究對象全部是在2020年3月到2021年4月期間確診,他們所感染的是新冠變種病毒Alpha,因此暫未有進一步發現,解答是否所有變種病毒,包括現時流行的Omicron都帶來相同影響。而且,在康復期後,神經元會否進行修復,改善嗅覺變弱等問題,仍有待研究。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