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迷思 |豆漿含雌激素 日日飲易患乳癌/ 乳癌復發?比併豆漿、牛奶、營養奶 女性健康飲邊樣好?
癌症專區跟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統計,香港十大癌症中乳腺癌排第二位,每13名香港女性,便有1人一生中曾患乳腺癌,提醒各位姊妹注意!大豆與乳癌的迷思一直是許多女性關注的話題,趁著3月有國際婦女節,與大家關注女性健康。大豆及其製品,如豆漿、豆腐等,因含有大豆異黃酮(Isoflavones),被認為具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因此有人擔心食用大豆會增加乳癌風險或導致癌症復發。然而,這些擔憂是否有科學依據呢?HC迷思一次過比併豆漿、牛奶、營養奶,看看關注乳腺癌的姊妹飲邊樣好?
大豆異黃酮=雌激素?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大豆異黃酮的作用。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性雌激素,其結構與人體雌激素(Estrogen)相似,但其作用遠不及真正的雌激素強。研究顯示,大豆異黃酮能夠與雌激素受體結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模仿雌激素的作用。那麼,大豆異黃酮會像人體雌激素那樣促進乳癌細胞的生長嗎?
雌激素=促進乳腺癌細胞增長?
節錄自醫生及博士專家撰寫的《乳癌瑣碎事》(第二版)一書,乳腺癌細胞生長是因為雌激素(Estrogen)刺激女性荷爾蒙受體(ER),雌激素越多,癌細胞生長越快。不過,女性荷爾蒙受體(ER)分為ER-α 及ER-β,前者刺激乳腺癌細胞生長,後者卻有抑制作用。黃豆中的大豆異黃酮其實是刺激ER-β受體,能抑制乳腺癌細胞生長。
最終為黃豆「翻案」!書中亦有飲用量建議,每日以20杯豆漿為上限,避免吸收過量的大豆異黃酮,適得其反。
豆漿不致癌 咁牛奶呢?
牛奶是許多人日常飲食中的重要來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中大營養研究中心表示曾有研究指,一些激素,如雌激素(Estrogen)和 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 (IGF-1) ,與一些癌症,如乳癌、前列腺癌、大腸癌等有關聯,而牛奶中的確含少量這兩種激素。不過呢,世界癌症研究基金2018年專家報告,已經為牛奶「平反」!指出牛奶及奶類製品都有機會減低大腸癌風險。
不過,停經後女性留意!2020年美國大型研究數據顯示,女性收經後,每天飲¼ - ⅓ 杯牛奶,罹患乳腺癌風險增30%;每天飲1杯奶增50%;每天飲2-3杯奶增70-80%!建議經後女性選飲豆漿較佳!
癌症病人一定要飲營養奶嗎?
營養奶:營養奶是一種再造奶,通常含有不同程度的添加成分。如果飲食均衡的話,營養奶並不一定要飲用,不過不少大病人士例如癌症病人,化療時胃口欠佳,也有可能口腔有傷口,食用營養奶能夠較容易補充所需營養,保持抵抗力對抗大病。
巿面上不同廠方的營養奶配方各有不同,部份會添力核苷酸、精氨酸、奧美加3魚油等,或有助增強抵抗力的營養;部份配方更有控制血糖作用,飲用前最好問問營養師、醫生的建議。
對於關注乳癌的姊妹來說,豆漿是較為理想的選擇。豆漿中的大豆異黃酮能夠幫助降低乳癌風險,並且對女性荷爾蒙調節有益。然而,應注意適量飲用,一日2杯已經夠晒數,避免攝取過量的高脂肪或人工豆製品。牛奶和營養奶也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但對於乳癌患者來說,在無胃口進食先幫助補充營養,抵抗大病!
資料來源
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乳癌瑣碎事》(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