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切去食物發霉部分 仍有機會中黃麴毒素

營養食物
切去食物發霉部分 仍有機會中黃麴毒素

當一塊大麵包開始出現一點點白色、藍色的霉點,不少人為了惜食,會選擇把發霉部分切下來。但吃進看似「乾淨未壞」的部分又是否安全健康?原來一旦食物發霉後,很容易產生致癌物質一一黃麴毒素,影響肝臟健康,甚至導致肝癌。

原來當食物變壞及發霉後,會產生不同的霉菌,當中包括黃麴黴和寄生麴黴。它們會產生一種毒性劇烈的化合物,稱為「黃麴毒素」,進入人體後,由於肝臟首先負責代謝,因此最容易出現病變,最嚴重是導致肝癌。

至於不少人會切下「霉菌」,進食看似正常的部分,但根據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資料,,我們無法從肉眼得知霉菌的根部組織紮得有多深,它們不知不覺間仍會產生毒素。而坊間另一個方法一一煮熟食物以分解毒素,一樣並不可取,因為要分解黃麴毒素,加熱溫度須達攝氏280度,遠超加熱食物所達的溫度。

因此,最好方法還是妥善保存食物,保持乾燥或冷藏及丟棄發霉食物。

資料來源: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


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