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敏感】中大醫學院成功確認11種蝦敏感致敏原 助提高斷診準確性

中大醫學院成功確認11種蝦敏感致敏原

對蝦敏感的港人相當普遍。香港中文大學與泰國合作研究,成功解構11種蝦類致敏原。中大醫學院亦透露正研發相關疫苗,若成功推出,蝦敏感患者只須打3針,便不用再終身戒口。

中大醫學院羅騰祥基金兒科教授黃永堅解釋,食物過敏為免疫疾病,免疫系統誤認食物內的蛋白質為有害物質,產生免疫球蛋白(IgE)抗體,並引起過敏症狀。

黃永堅又指,分辨「並發過敏」及「無症狀過敏」蝦敏感患者是一大挑戰,尤其皮刺測試及血液特異性IgE檢測,僅用貝殼類海產提取物作測試,準確度低,假陽性結果比率高達8成。 

中大醫學院成功確認11種蝦敏感致敏原
中大醫學院成功確認11種蝦敏感致敏原

是次研究分别在香港及泰國招募了85名於5年內曾至少出現兩次蝦敏感人士,透過提取大虎蝦的蝦類蛋白,為他們進行血清過敏測試。受測者需要不斷試食不同蝦含量的蝦餅,人手需求大和成本高,且或誘發嚴重過敏反應,屬高風險。

最終成功確認11種與蝦敏感相關的致敏原,包括1種新發現致敏原肝糖磷解酶(Pen m 14),並首次把以致敏源為本的分子測試,應用在蝦過敏診斷,有助提高斷診準確性。

圖片及資料來源:香港中文大學
圖/文字:Health Concept 


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