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食物】踏入全年最悶熱的三伏天 中醫師推介防病食療

中醫師推介防病食療

時光飛逝,轉眼已經七月中旬,踏入全年最悶熱的三伏天了。很多人會問何謂三伏天?春、夏、秋、冬被看作五行的木、火、金、水,而火會克金,由夏入秋時,秋便不敢驟至,要潛伏一段時期,「伏」之名就是從此而來的;另外,中醫稱此時為「長夏」,五行屬土。

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這三個時段,三伏的具體日期年年不同,因為是要經天干地支紀日法計算出來的;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共有十天干,一個庚日的循環為十天,中伏有長有短,有時是十天,有時是廿天,這是由於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出現的時間不同所致。無論怎樣計算,三伏天必然是在小暑與處暑之間的,即每年的七月中旬至8月上旬內。 

三伏天
三伏天

三伏天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現今的夏天越來越熱,人最容易被暑邪侵襲,香港到處都冷氣強勁,出出入入室內與室外,人頻繁地令身體處於冷熱交替變化之下,再加上喝冰飲凍,吃生食冷,人就更容易被暑濕傷害,中醫的陰暑證是此時感冒最常見的證型。

長夏之間人本來會容易變得「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的,這是因為人體為了順應自然氣候,而作出的一種自我調適。此時,人體會出現內虛外盛的情況,很多人以為身體變好了,但不知道其實是身體在透支之中。中醫認為,暑濕容易傷脾,夏季本就較易脾虛,破熱又容易引起火氣上升,因此,宜適當多吃消暑食物,如西瓜、冬瓜、青瓜、老黃瓜、綠豆、苦瓜等;同時也適當多服祛濕之物,如薏米、山藥、赤小豆、伏苓、粟米鬚、荷葉、蓮蓬等。

以下的三伏養生粥,各材料性質溫和,最宜在此時作家常養生食療之用,有健脾、袪濕、消暑及平補脾胃之效。 

養生粥
養生粥

材料:淮山一両,薏米、蓮子、綠豆各半両,鮮荷葉半塊,陳皮一小塊,瘦肉4両,小米2両,水適量約1500-1800毫升左右,鹽少許,乾瑤柱2粒。

煮法:全部材料洗淨;淮山、薏米、蓮子、綠豆用清水浸30分鐘,水棄去。瘦肉切片、汆水加少許鹽醃30分鐘。全部材料加水以火煮滾後,改文火煮至各物糜爛,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袪濕、消暑及平補脾胃,消暑而不傷正氣。

宜忌:長期病患者、孕婦,有懷疑者,服前請諮詢自己的中醫;對以上食材過敏者,不宜服用。

服法:可每周1-2次,最宜作早餐食用。

作者:註冊中醫師許懿清

Personal Page - 許懿清中醫師

- www.facebook.com/chimedhk

懿 YI BEAUTE

- www.facebook.com/yibeaute 

註冊中醫師許懿清
註冊中醫師許懿清

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