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藥知識】了解服藥指示的意義 錯過服藥時間應該補吃嗎?
服藥的目的是希望疾病或症狀獲得改善,因此藥廠考量藥效維持時間、藥品劑型及避免藥品副作用等原因,再經臨床試驗證實後,才能找到正確的「服藥時間」。然而我們作為病人往往都是一知半解,這些服藥指示到底是什麼意思,又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作用?
其實服藥指示所說的具體時間是什麼?
飯前吃:
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因為食物會影響藥品的吸收(減少藥效或增加副作用),因此服用時要確保空腹狀態下使用。常見飯前服用的藥物大多數胃酸抑制劑或是抗腸胃痙攣劑等。
飯後吃:
飯後1小時內。多數藥物飯後使用的原因,主要是要降低藥物刺激腸胃道不適(俗稱傷胃)的情形,例如: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其次部分藥物需要藉由食物併服幫助藥品吸收。
隨餐吃:
吃完藥立刻吃飯,或是吃第一口飯時吃藥。少數糖尿病用藥因為作用快,需要隨餐使用,避免血糖下降過低產生副作用或控制飯後血糖。另外,洗腎病人也需要於餐中服用碳酸鈣或醋酸鈣,以降低食物中磷的吸收。
需要時服:
大多是只要食用一次就可以生效的藥品。
睡前吃:
通常是可以幫助改善睡眠或是促進早晨排便的藥物。
每__小時吃一次:
此類藥物需要在體內維持一定的血中濃度,通常為抗生素,保持正確的時間間隔才能達到最佳殺菌效果。若以「每12小時一次」為例,可分成早上9點及晚上9點使用,達到12小時間隔。
每日__次:
每日1次,可依照個人習慣選擇固定每天同一個時間使用,可以考量作息時間;每日2次,即早晚飯後;每日3次,即早中晚三餐飯後;每日4次,即三餐飯後和睡前。
錯過服藥時間應該補吃嗎?
首先要了解手邊藥品的特性和治療用途。「治標」的藥物,例如頭痛藥、抗組織胺、止咳藥物,如果忘記吃,可能因症狀持續而不舒服,但不影響疾病進程;反之,「治本」的藥物,例如抗生素治療感染、抗凝血藥物預防中風等,忘記服藥可能使病情惡化。
就一般藥物,可使用「間隔時間對半劃分」,將忘記當次與下次吃藥的時間從中間切一半,若想起時未超過間隔時間的一半可立刻補服;若想起時接近下次服藥,則不建議補服。
至於高血壓藥物,若忘記服藥後出現頭暈症狀可先測量血壓,若血壓過高,即使接近下次服藥時間,仍建議補服,若症狀未改善請立即洽詢醫生。
服藥不可亂配飲品服用
一般藥品都不建議搭配牛奶、紅茶等飲品食用,若搭酒精性飲料更可能產生強烈副作用。另外搭配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飲品,則可能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而使人過於興奮,建議以清水服藥。
資料來源:NHS、Medsafe、Prevention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