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病症】壓力太大會引發肚瀉?認識腸躁症與腸胃炎的分別

健康資訊
認識腸躁症與腸胃炎的分別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不少人都有便秘的問題,原來也會引致出現腹瀉?可惜每當出現腹脹、腹瀉時,大部份人都以為是腸胃炎,事實上這就是胃腸科門診常見的「腸躁症」。腸躁症患者不但可能常會肚瀉,也可能便秘過後又會突然變成腹瀉,兩種情況交替出現。縱然這個病症不會致命,卻對患者的生活造成莫大困擾。

什麼是「腸躁症」?

美國大腸直腸外科學會指出,腸躁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屬於一種「功能性腸胃疾病」,指的是腸道功能發生異常,但各項檢測結果正常,也沒有出現可觀察到的生理結構缺陷。

而一般診斷的標準是在過去12個月,至少有12週或超過12週感到腹部不適,反覆出現以下症狀:

1. 腹痛或肚子脹氣,上完廁所就改善

2. 排便次數改變,如便秘(每週多於3次)或腹瀉(每天多於3次)

3. 大便形態改變(硬塊、稀軟便或水便)

4. 排便情況改變(需要用力解、有急切感或覺得解不乾淨)

5. 糞便帶有黏液,或是解出黏液狀的糞便

腸躁症的成因不明?

目前醫學界未能找到腸躁症的確切成因,一般認為與壓力、情緒、睡眠、腸道菌叢異常、腸道發炎或感染、飲食習慣不佳等有關,導致胃腸動力異常、腸道敏感性增高等,因而出現腸躁症。

由於女性發生率比男性高了2-3倍,有的患者在經期時症狀更會加劇,因此,也有人認為荷爾蒙也是導致腸躁症發生的原因之一。 

目前臨床上並無確切根治腸躁症的治療方式。一般可透過藥物治療,如服用止瀉止痛、抗痙攣、精神科藥物等;並試著利用心理治療、規律運動來排解壓力。

腸躁症與急性腸胃炎有什麼分別?

對比腸躁症的成因與症狀,急性腸胃炎的成因則是胃、大腸、小腸等器宮受到病毒、細菌和原蟲感染而發炎,而症狀大多是來勢洶洶。一般腸胃炎患者會出現短期腹痛、肚瀉,甚至嘔吐和發燒。 

腸躁症主要因情緒失調、壓力過大所引起
腸躁症主要因情緒失調、壓力過大所引起

腸躁症有可能變成癌症嗎?

其實腸躁症與大腸癌是兩種完全不相干的疾病,病因也不同。前者主要為情緒失調、壓力過大所引起,後者則跟飲食不正常、大腸癌家族史等有關,因此腸躁症並不會演變為大腸癌,不必過度恐慌。

症狀方面,腸躁症與大腸癌相當類似,像是大腸癌一般認為的症狀,大多與腹脹、腹痛,合併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體重減輕等有關;然而腸躁症患者,雖然也可能出現與大腸癌症狀差不多的情況,但是在排便之後,腹脹、腹痛就會大幅改善。 

而兩者最大的差別是腸躁症不會產生血便或造成貧血,也比較少有嚴重的體重減輕問題。 

如何可以從飲食方面改善?

控制腸躁症第一步由生活習慣改善開始,多運動、紓解壓力及多攝取水溶性膳食纖維,如洋車前子殼,但要避免如米糠之類不可溶性纖維。近來熱門的議題為低腹敏(low-FODMAP)飲食,在臨床研究中已證實可改善腹痛、腹脹等症狀。

何謂FOMAP食物呢?指的是在於天然食材或食品添加物中的一群短鏈碳水化合物及糖醇(可發酵的寡醣、雙醣、單醣及多元醇),腸躁症患者若攝取過多會產生氣體並引起腹脹、腹痛等症狀。低腹敏飲食的選擇,包括:

水果:奇異果、橙、西柚、菠蘿、木瓜、火龍果、士多啤、藍莓、哈密瓜等
蔬菜類:豆芽、白菜、青椒、紅蘿蔔、菜心、青瓜、茄子、南瓜、菠菜、蕃茄等
乳製品:無乳糖牛奶、杏仁奶
穀類:白米、糙米、粟米、小米、薯仔、芋頭等
糖類:砂糖(蔗糖)、葡萄糖、甜菊糖、人造甜味劑阿斯巴甜

資料來源:ASCRSHarvard Health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 


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