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香港導演陳木勝,因患上鼻咽癌不幸於8月23日離世,終年58歲。陳導演去年在拍攝最後一部電影《怒火》期間,突然感身體不適,及後經證實患上鼻咽癌末期。其實「鼻咽癌」是香港十大癌症之一,每年均有約800人染病、約300人死亡, 而男性患病機會較高。
陳木勝導演生前拍過多部膾炙人口作品,拍攝以警匪動作電影居多,如《衝鋒隊:怒火街頭》、《新警察故事》等,他的遺作是去年底拍畢由甄子丹及謝霆鋒主演的《怒火》。陳導演去年底在《怒火》後期製作期間身體開始不適,進行身體檢查後,驗出患上鼻咽癌末期。近月他一直於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留醫,惟因癌細胞擴散,數日前轉往養和醫院,延至日前撒手人寰。
鼻咽癌是廣東地區常見的癌症,也被稱為「廣東癌」。由於鼻咽相當隱蔽,普通科醫生若無特別的儀器,亦不能清楚檢查到這個地方,所以早期的鼻咽癌很容易會與鼻敏感、鼻竇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混淆。
根據醫管局的《2017年鼻咽癌統計數字》,2017年本港共新增828宗鼻咽癌新症,男性佔616宗,女性佔212宗,男女比例為 2.9:1,鼻咽也在男性十大癌症中排第6位。
鼻咽癌的成因主要有4種:
鼻咽癌的常見診斷方法:
-內窺鏡 (Endoscope):醫生先用鼻腔內窺鏡檢查鼻咽,看是否有腫瘤。
-活組織切片 (Biopsy):癌症最常用的診斷方式,若用內窺鏡目視覺得有腫瘤,會在該處切除一小片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看是否惡性。
鼻咽癌的進一步檢查:
-磁力共振掃描:磁力共振掃描是利用磁場來構建體內組織和器官細緻影像的大型掃描。如有需要,患者需注射造影劑以確保影像清晰。
-電腦掃描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Scan):電腦掃描為體內組織拍攝不同角度的X光片,構成立體影像,以檢查癌細胞有否擴散。
-PET掃描(正子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Scan):患者經靜脈注入帶有微量放射性的造影劑後,然後以掃描器探測體內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及分佈情況。由於癌細胞的新陳代謝比正常細胞活躍,吸收葡萄糖的分量相對較多,故它們會呈現較強的訊號,令異常狀況一目了然。
-EB病毒測試:透過分析患者血液的EB病毒DNA (EBV-DNA),幫助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聽力測試:鼻咽癌有機會影響聽覺,醫生會為你檢查耳朵對各高低音頻的敏感度,測試聽力。
資料來源:醫管局、香港防癌會、癌症基金會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